热点凌乱,你怎么办?

标签:
财经大盘股票股市投资 |
分类: 每日收评 |
3300点上方,多空展开激战,但连续反弹了三天,多头还是稍显疲态,午后更是直接出现小幅跳水走势,权重股尤其低迷,银行、券商、地产,反弹了几天又开始陷入低迷,周期股更是全线下跌,煤炭、化肥、硅、锂,无一幸免。沪指顺势回补了本周刚刚创下的缺口,又开始回踩大道亥线位置继续寻找支撑。这就应了最近一直提示的,对于整固行情,不可有过高期待,反复震荡盘整才是主基调。当然,市场的调整并不恐慌,看看盘面不难发现,涨停的家数依然达到了80余家,而跌停的个股也仅仅只有2家。这说明,多头没有放弃抵抗,只是连续反弹了几天又得喘口气。
市场之所以走势纠结,主要还是因为新能源为代表的赛道主线在本周进入了分化和修正阶段。虽然资金积极尝试流入位阶较低的板块,但截至目前来看,大多延续性欠佳,市场尚未显露出能够获得一致仍认可新主线,最终导致近期市场呈现“轮动过快、热点散乱”的特点。当然,市场在进行轮动的过程中,也无需将赛道主线遗忘,虽然整体呈现的震荡分化的态势,但局部支线还是反复在活跃。
比如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资本市场上取代锂成为“新贵”的金属,就是钒。7月5日,钒电池概念全面爆发,龙头攀钢钒钛更是接连向上。钒电池作为储能新势力,对我国碳中和意义重大。建造大型的化学电池储电站,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安全。6月29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重点要求》,该要求明确提到,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而钒电池作为安全性能强的电池得到市场青睐。除此之外,钒电池还具备寿命长、封闭运行无污染、无选址要求、启动速度快、充放电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总之,钒电池非常适合储能电站。宏观来看,钒电池还具备一个锂电池永远无法比拟的优势——储量优势。我国的锂资源储量仅占全球储量的7%,而钒资源储量则占42%,丰富的钒储量不仅完全能够自给,而且大部分为易提取的钒钛磁铁矿。
由于钒电池火热,钒企业已经被市场挖掘殆尽,而产品同质的钛白粉企业值得关注。当前,我国钛白粉企业和钒企业,本质上也是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不同分支。自然界中,钒和钛的共生关系。和钒企一样,钛白粉企业用于制造二氧化钛的原材料,也包括了钒钛磁铁矿,其提取钛后得到的废液里,都不可避免的含有钒的存在。
除此之外,近期市场对于半导体的热情也有增无减。要知道,半导体是科技行业的一大支柱,相对于云计算、互联网、消费电子等行业,半导体的弹性相对比较大,主要原因第一是产业周期,第二则是新产品的落地。A股的半导体板块还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国产化率的提升或者进口替代,2018、2019年之后,进程大大加速。2018、2019年之前,A股没有什么半导体公司,后面国内的公司在下游的终端客户导入应用,大家发现国产厂商性能不错,价格便宜,所以后续有了国产替代。2019、2020年还是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后面国内的生产线也开始建设、扩产,设备和材料也在进行国产化替代,近两年材料和设备的上行周期也在持续。另外,今年三、四季度新一轮国产化线招标就要开始了,这可能会给相关公司带来业绩的增长。很多半导体公司大家总觉得很贵,实际上很多公司估值30倍左右,作为复合增长40%、50%的公司,这个估值并不算高。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也不难发现,空窗期结束后曾经密集上市了很多优质芯片股,阵容之豪华前所未有:华大九天、晶华微、江波龙、广立微、中微半导等。从新股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政策对于市场炒作的引导,5-7月时A股发行了不少风光电汽车股,于是近几个月市场集中在炒作这几个赛道,而近期安排上市数量众多的芯片股,政策的引导性还是可见一斑的。
短期来看,新能源等市场需求加速放量,对半导体需求持续大幅提升。2022年下游客户资本开支仍有保障,本土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中长期来看,半导体设备企业的业绩驱动力更多来自市场份额提升,有望表现出高于行业平均的业绩弹性。所以在行业景气持续背景下,半导体设备公司持续有基本面业绩支撑。可以优先选择赛道空间大、产品布局全面、技术实力较强的龙头设备厂商,以及份额尚低、有望快速成长的细分赛道成长型企业。
总体看来,市场热点散乱,投资者不太容易把握。最稳妥的思路,站在稳健的角度可以耐心等市场决出有延续性的新方向再行低吸跟随,而风格较为激进的可以选择,一些低位板块进行先手埋伏,但因为盘面的整体量能不支持,无论哪一种方式均以轻仓测单尝试为宜。至于大方向,依然紧跟高景气和大消费两条主线不动摇,盘整也是为了继续向上,这才是市场的主流。熬过中报期,相信未来的市场仍然有能力继续向上,不过,此时还是需要足够的耐心,沪指仍然在不遗余力的保护着3250点这个重要的平台区域,这是未来再起步的希望,也是现在反复震荡必须要夯实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