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大盘见底?
(2025-08-04 17:05:34)
标签:
股票 |
今日大盘在连续下跌之后2点开始展开绝地反击,有必要对其性质加以分析,以便研判后市。
本周沪市跌破10年前2245点的高点,是最大的看点。昨日证监会主席建议养老基金和住房公积金入市,人民日报、新华社再度发文,其中新华社提到“A股年跌20%令人不解,需全方位大力度改革”。指出“今年中国股市呈现出三大怪现象,一边是中国经济增速平稳,一边是股市指数大幅度下跌;一边是欧债危机直接影响欧美经济,一边是中国股市跌幅远超欧美主要股指;一边是股市屡创新低,一边是新融资不断且保持高价发行”。这三大矛盾也是本人深感困惑的现象,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定位问题,本想写今日文章的标题为“十年的倒退,扭曲的定位”。
这个问题的确是头等大事,在此大前提下,10年来GDP增长了2倍多,股市市值增长了10倍多,10年间中国股市是世界股市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增加之最,唯有一个最大的输家就是二级市场的投资人。10年来指数零增长,其财富当然也是如此,其根本原因就是股市这一泊来品在中国是“洋为中用”的最大体现,先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后为金融体制改革服务,现阶段是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为银行分散风险。说白了就是银行天经地义的要还本付息,股市融资是零成本,且盈亏不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反正告诉你了,丑话说在前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此为银行分散风险而不是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大前提下,高价发行、大干快上、无节制扩容又没有退出机制等等一系列问题固然无法解决。例如中石油的高开低走的融资方、关联方受益,二级市场投资人受损,要是定位正确,就会倒过来低开高走,让投资人受益。绿大地是造假上市,但相当多的国企也好,其他企业也好业绩平平,银行贷款负债较多,融来钱还贷,不够上市条件(比如成立股份制公司,时间不够经特批也可上市),试问为银行分散风险为主要目的的股市能迎来多少在银行贷款中为效益极佳、增长性极强的优质客户?太好的用得着上市吗?所以许多怪现象得以发生无疑就是定位造成的,所以事后的修修补补只是治标不治本,问渠哪得“浑”如许,为有源头“浊”水来。
在此定位下,你还奢望养老金入市?那只是郭主席的呼吁和愿望而已,前期博文我就说过“做梦去吧”,让那些重要资金来分散银行的风险,倒过来还差不多,社保是超长线投资者,且入市比例极低,还能小玩玩。总之,在股市定位问题上,在能否引入重要资金入市的问题上,郭主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顶层设计”。
回到现实中,A股7月份从2800点跌到10月份的2307点无疑是美国主权评级下降以及欧债危机爆发所致,反弹到2536之后这一轮跌至2170的下跌最大元凶是外资全面做空中国。外汇占款三年来的减少,外商投资28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人民币11次触及跌停,B股大跌以及可能的QFII的撤离。
有人说本轮反弹是国内因素主要是经济下滑所致,那我要问,第一经济下滑超预期了吗?第二即使再下滑也比不上欧美有些国家将要破产资不抵债强多了吧,凭什么比他们跌的反而还多,截止今日,道指今年涨幅为2.52%,沪指跌幅20%。
在今天2点以前,我还在想,如果外资撤离,现在采取观望态度也许对经济是有利的,让他们在低位杀跌出局。但对股市来讲确是阵痛,是陪绑者,但2点以后的绝地反击,不由的想起是否出手反击了,如果是也就是说这两日有救市之举,包括是否有汇金增持,是否再降存准率等等。这次的反弹就是见到中期底的标志,如果没有消息面的因素,超跌反弹就是大概率事件,毕竟年底之前钱紧,没有前期预期的那么多的放贷。
打开沪市K线图,从4月18日3067点以来,已将形成了2826——2536点的下降通道上轨连线以及2610——2437——2307——2170点的下轨道线,本次2170点已经跌漏下轨线,所以引发反弹也是必然结果。
上周预测股市等三件事,一等上周末的欧盟会议,二等本周中的经济工作会议,三等新华人寿的上市。前二等等来的是继续下跌,今日新华人寿上市终于等来了久违的反弹,这是预测对的方面,预测不对的也要检讨,那就是近日我虽然也对反弹没有大指望了,但认为能横得住,没想到情绪化的、非理性的杀跌再度上演。
上周推介的5个环保股本周也有所回调,但今日均大幅上扬,20日将要召开的环保大会,此批股票仍有机会。
总之,如有消息面的利好,则反弹确立,如还是静观其变,则股市的反弹也难以为继,至少年底之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