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明天MSCI将对是否纳入A股做出决定,个人认为,结果可能并不乐观。
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信息透明度、运作规范化程度、交易规则和发行制度等方面尚存差距和欠缺。
1、去年的股灾和今年年初的熔断机制,集中反映了资本市场有关政策以及交易规则的的不稳定性。2、政府大规模救市的做法,需要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3、股票发行核准制过渡到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注册制,还需要更多时间。4、股指期货被严格限制是市场化程度倒退的重要标志,至今尚无一个合理交代。5、股票交易“T 1”是对投资者的多余羁绊,应尽早转换为国际通行的"T 0"。
为促中国股市国际化,当局已做相当多努力,但资本开放程度还不够,资本的国际流动仍欠便利。
中国正在强调党委对企业的领导权威以及政府对经济的更多掌控,这可能加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中国市场前景的迷茫和不信任情绪。前期欧洲没有如期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近期美国可能毁约中美首个高铁建设项目,表明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气氛不是很良好。对于评价中国资本市场,国际组织和专业人士可能存在某些相似的标准和逻辑,以此来看,的确不乐观。
如果被否决或继续延迟表决,则会对走势羸弱的股市构成短期利空。前期以此题材乐观入市的投资者,信心可能会遭受打击。毕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减、外围金融环境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威胁,股市料将继续维持熊市特征。
如果意外被纳入,市场表现为短线一冲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股市的硬逻辑还是经济预期,而不是资金。预期中的所谓2000亿美元资金流入,不会马上可以入市的,还有个过程和时机问题。人民币当前已再次进入贬值通道,中期来看,币值稳定也受到国内房地产泡沫是否破灭的威胁,这一因素可能会在至少一两年内影响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股市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