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媒体与新娱乐 |
关于中国的电视产业,我已经写了很多文字。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近期内会不会出现真正有一定规模的电视网。
先解释一个概念。我所指的电视网是指同一家公司同时与多个地方电视台形成相对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固定时间为所有加盟的电视频道提供同样的栏目化、品牌化的内容,并围绕这些内容及其携带的广告时间进行商业运营和开发。电视网的核心在于通过地方频道的组合形成“相同内容、全国覆盖”。
美国是电视网形成最早、也最为发达的国家。ABC、NBC、CBS加上后来迎头赶上的默多克旗下的Fox,四大电视网构成了美国电视业的最为重要的引擎。今天,虽然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正在不断从四大电视网攫取市场份额,但是它们四家合在一起仍然占据了美国电视广告市场大约25%,大致相当于央视一家在中国电视广告市场的份额。
我一直认为,中国一定会有电视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早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担任一家国内领先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财务顾问。在公司的几次高层战略发展务虚会上,我曾经和该公司的另一位独立董事大力倡导过电视网的概念。后来,那家公司也曾经试图谈过几家电视台,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而半途放弃。
那个时候在与卫视合作(通过卫视实现全国覆盖)和与地方地面台合作(通过电视网实现全国覆盖)之间,我之所以更倾向于后者,最主要的一个考量因素是“抗翻脸能力”,或者说“翻脸成本”。如果你只跟一家卫视合作,由于体制的原因,合作的长期性往往很难得到充分的保护。对电视台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一旦你通过自己的内容帮助卫视把频道做好了,收视率上去了,很难保证自己能够一直留在局内。相比之下,电视网虽然门槛较大,但是一旦做成则要稳定得多,因为不可能20家电视台一齐“翻脸”。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有一两家电视台出现合作方面的问题都不至于破坏整个电视网的商业价值。
后来我对这种思路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也有过反诘和自醒,因为毕竟与一家省级卫视进行深度合作从操作层面讲是比较容易谈成的,而同时面对多家地方电视台,谈判过程则会漫长和复杂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业外资本同卫视在某方面独家合作的案例屡屡发生,而在搭建电视网方面似乎还没有谁真正走出一个大模样来。
但是,一件事情做起来困难并不能构成不做这件事的理由。恰恰相反,往往一件事的门槛越高,一旦做成反而越有价值。
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在中国搭建电视网不仅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也是有可能做成的。搭建电视网,不仅仅是业外资本进入电视媒体的一条通路,也是国有广电本身通过商业和市场的手段做大做强的一条通路。
我的这个判断基于几个基本的事实:
1.
2.
3.
4.
最后,给正在试图建立全国电视网的团队和企业提几个具体建议:
1.
2.
3.
4.
5.
相关文章